本篇目录:
- 1、中草药:白背三七茎叶的功效与作用
- 2、三七背意味什么草
- 3、白背草的功效有哪些?
- 4、白背三七草怎么养?
中草药:白背三七茎叶的功效与作用
①《云南中草药》:清热消炎,舒筋活络。 ②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接骨,止血,祛瘀,消炎。 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2~3钱。外用:捣烂敷或研末撒。
疏散风热,清利头目。用于风热感冒头痛,齿龈肿痛,目赤多泪,目暗不明,头晕目眩。
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,舒筋,止血,祛瘀。治百日咳,风湿痛,骨折、创伤出血,痈肿疮疖。①《云南中草药》:清热消炎,舒筋活络。②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接骨,止血,祛瘀,消炎。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2~3钱。
白背三七的功效和作用 降血糖、清热凉血;活血止痛;止血。用于咳嗽;支气管炎、肺结核;疮疡;痈肿;烫伤;跌打损伤;风湿痛;崩漏;外伤出血。舒筋,祛瘀。治百日咳,骨折,创伤出血,痈肿疮疖。散瘀消肿。
根及根状茎(白背三七):甘,凉。清热凉血,散瘀消肿。用于咳嗽痰喘,肺痈,崩漏,烫伤,跌打损伤,刀伤出血。茎叶(白背三七茎叶):咸、微辛,凉。清热,舒筋,止血,祛瘀。

叶:用于中耳炎,疖肿,跌打损伤,外伤出血。用法用量:根15-30g;叶外用适量,鲜叶捣烂敷或干叶研粉敷患处。
三七背意味什么草
三七是被子、双子叶、伞形目、五加科植物,又名田七,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称其为“金不换”。
白背草《中药大辞典》,三叶蔓荆、万荆子《云南中药资源名录》。属马鞭草科、牡荆属落叶灌木,嫩枝四方形。掌状复叶,小叶卵形或长倒卵形,圆锥花序顶生;花萼钟状,花冠淡紫色,果实球形,成熟后黑色。 花果期7~11月。
降糖草学名“白背三七草”又叫神仙草,菊科三七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。它可以降血压、降血脂、降血糖。 是三七科的,也叫土三七。 此植物为草本,单叶互生,类似倒卵形叶,叶基楔形,羽状脉,叶上有绒毛。
白背草的功效有哪些?
1、抗癌作用 抗菌作用 防血栓 降血压 抗过敏 末梢血管扩张作用(血管弛缓作用)抗艾滋病 防糖尿病及由其引起的白内障等并发症。
2、白背叶,中药名。为大戟科野桐属植物,分布于云南、广西、湖南、江西、福建、广东、海南等地。根具有柔肝活血,健脾化湿,收敛固脱之功效,常用于慢性肝炎,肝脾肿大,子宫脱垂,脱肛,白带,妊娠水肿。
3、有芳香化湿,醒脾开胃,发表解暑的作用。用于湿浊中阻,脘痞呕恶,口中甜腻,口臭,多涎,暑湿表证,湿温初起,发热倦怠,胸闷不舒。
白背三七草怎么养?
1、白背三七是根茎块状,具细长须根。茎圆柱形,棕紫色,被短毛,叶互生,多皱缩,完整叶片呈长卵形至长圆状倒卵形,长5-15cm,宽5-8cm,先端钝或短尖,基部有时有两耳,叶缘具不规则缺刻及锯齿,上下表面均具柔毛。
2、像是明月草,比较好养、控制浇水,这种虫子不会有多少、可以用手抓除。
3、内服:煎汤,2~3钱。外用:捣烂敷或研末撒。白背三七药用附方 ⑴降血糖、治疮痈,消肿散毒:土生地、雾水葛等分。捣烂敷。(《广西药植图志》)⑵治烫火伤、刀伤:大绿叶根粉,加糖调成糊状,包患处。
4、降糖草长什么样子降糖草又叫神仙草,别名叫白背三七草或者白子菜,降糖草的根部是茎块状的,颜色一般为灰黄色,表面披有短毛,叶子一般是长椭圆形或者长卵形的,长度在12厘米左右,叶子的边缘是锯齿状的。
5、秋季至冬季。白背三七的根宜在植株处于休眠期(秋季至冬季)或生长期刚开始时采摘。此时根部的药用成分相对较高,植株生长的能量主要存储在根部。
6、应该是明月草,也叫白背三七。因而具有极强的降血压,降血脂,抑制糖尿病的奇特功效,室内摆放还能起到杀菌净化空气的效果。特别是高血压,糖尿病患者长期食用,天然抗病又可延年益寿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白背三七药用价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,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,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,给我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