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目录:
赵藩是哪个年代的人
赵藩(公元1851—1927年),字樾村,号石禅老人,剑川人,是清末民初白族著名诗人、学者、书法家。段思平是大理国第一代国王,白族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。张伯简(1898—1926年),白族,剑川县金华镇人。
赵藩,字樾村,晚清时期的政治家、文学家,出生于云南省剑川县的一个小村庄。他自幼聪明过人,学习非常刻苦,几乎是书不离手,成为远近闻名的才子。十五岁的时候,赵藩就得到了一位将军的赏识,并到他军营做幕僚。

此联简称“攻心联”,乃清末光绪二十八年暂居四川盐茶使者的云南剑川人赵藩所撰。上联的意思 如果打仗的人,能使对方知道自己的错误,知道自己的力量远远不及,使他不战或不敢战,心悦诚服,那么以后就不致再谋反叛乱。
赵藩(1851年—1927年),字樾村,一字介庵,别号蝯仙,晚年号石禅(di1)老人。白族,云南省剑川县向湖村(又名水寨)北寨人(白语音为:bechuai-hou),云南省近代历史上著名的学者,诗人和书法家。
赵藩的介绍
赵藩(1851年—1927年),字樾村,一字介(价jiè)庵,别号蝯仙,晚年号石禅老人。白族,云南省剑川县向湖村(又名水寨)北寨人,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、学者、诗人和书法家。

赵藩 云南剑川县向湖村人,白族。生于清咸丰元年(公元1851年)农历正月初七日。是清末民初云南著名学者、诗人,他撰写的楹联、书法享誉海内外。
赵蕃 介绍 赵蕃(诗人,学者)(一一四三~一二一九),字昌父,号章泉,原籍郑州,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(今属江西)。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,卒于理宗绍定二年,年八十七岁。
对联中的书法艺术
—1684)、即非如一(福建人,1616—1671)等的书法作品,真行草书都有,内容有禅诗,如清拙正澄的《寄钳大冶藏主》:“吴楚江山已遍游,更无一法可驰求。栴檀林下金狮子,刍草原头白牯牛。

行书七言联 上联:一台新砚时装墨,下联:几本古书常遣悠。
书法里的虚静之美 书法中的“虚”,泛指其境界的高远、空灵;书法中的“静”,谓之其意境的儒雅、安谧。对于书法而言,静谧的观点和灵动的生命张力,是书法艺术两元的融合。
对联艺术和书法艺术都是建立在汉民族语言文字特殊性的基础之上,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。因为对联主要是用书法的形式书写出来,悬之于廊间柱前、堂上壁间,使人既赏文字,又品书法,所以两者关系极为密切。
起自五代的对联书法,则是将文学艺术与书法艺术结合得最好的一个品种。李有骨说,此次海南民间收藏精品展展出的清代对联书法,代表了中国古代极高的对联书法水准,他们的别字楹联,多隐藏着书家特殊的期望与祝福。
成都武侯祠门口的一副对联,看着不像对联,原来作者别有用心
1、去成都武侯祠游玩,有一个比较著名的打卡点,那就是著名的「 ”攻心联”。 「 ”攻心联”是武侯祠内挂在诸葛亮堂前的一副对联,作者是晚清的赵藩于1902年所写。
2、井庐空眷念,可惜鞠躬尽瘁,躬耕未遂老臣心。联语用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,一口咬定这里才是真正的茅庐。而襄阳武侯祠的门联直接把卧龙冈写了进去:冈枕南阳,依旧田园淡泊;统开西蜀,尚留遗像清高。
3、此联言简意赅,形式完美,不仅是武侯祠所有联语中位居第一的上品,而且是全国不可多得的名联之一。据说,伟人十分推崇此联,1958年他来武侯祠时,就在此联前驻足沉思良久,反复玩味联语的微言大义。
4、丞相祠堂何处寻,锦官城外柏森森。映阶碧草自春色,隔叶黄鹂空好音。三顾频烦天下计,两朝开济老臣心。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。
5、成都武侯祠攻心的典故源自历史事件诸葛亮南征。知识拓展:攻心联是武侯祠中最具盛名的楹联:“能攻心则反侧自消,从古知兵非好战;不审势即宽严皆误,后来治蜀要深融‘’。
诗如东野不言寒书法对联
相如遗书有三箧,子瞻对策称万言。刘悟樵阶下青葱留玉节,夜来风雨作秋声。孔仲起立功德言有三不朽,尚齿爵位无一非尊。楼钺书似西台差少玉,诗如东野不言寒。祝维祺青山县里传诗卷,黄叶声中到酒舩。
耳不闻人之非,目不视人之短,口不言人之过,庻几为君子。 为善不求人知者,谓之阴德。故其施广,其惠博,天报必丰。
众芳摇落独暄妍,占尽风情向小园。疏影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。霜禽欲下先偷眼,粉蝶如知合断魂。幸有微吟可相狎,不须檀板共金樽。
诗如东野不言寒,书似西台差少肉。平生高节已难继,将死微言犹可录。自言不作封禅书,更肯悲吟白头曲。我笑吴人不好事,好作祠堂傍修竹。不然配食水仙王,一盏寒泉荐秋菊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赵藩书法最新拍卖价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,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,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,给我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