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目录:
加减平胃散简介
功能主治 《中医妇科治疗学》方之加减平胃散功在调理脾胃以消食。主治妊娠期内,饮食停滞,胃脘疼痛,延及腹部,口淡不思食,有时欲呕,嗳气,脉弦滑,苔厚腻。3 加减平胃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。
【用法】上药研为细末。同平胃散煎服。【功用】益气补血,燥湿清热。【主治】痢疾延久,气血两虚,湿热内蕴,湿胜于热,下痢脓血者。

普通水泻 临床表现:水泻一日一二次者,为普通水泻。处方:加减平胃散:苍术、厚朴、橘皮、槟榔、炙草、白芍、当归、桅仁各5g,即愈。煎一次分三次服,一服尿利泻止,即止服。
平胃陈苍厚草寻,健脾燥湿用调停,胸前饱闷如伤食,嘈杂吞酸总可行。饮食失节脾胃伤,香砂枳实木香帮。食积麦芽神曲炒,肉积山查草果良。生冷瓜果如停滞,更入干姜与青皮。酒伤连葛乌梅加。呕吐丁梅藿半记。
诊断:中焦寒湿证,温化寒湿为先,平胃散加减。方剂:炒苍术12克,厚朴9克,陈皮9克,干姜9克,焦山楂15克,炙甘草3克,14剂。这个方剂就是平胃散加干姜和山楂。里面没有用到参。

加减 治酒积5更泄泻,应加干葛、黄柏、若胸次不宽,再加砂仁、白豆蔻。古籍中的平胃四苓散 《症因脉治》:[卷四泄泻论]附五更泄泻 见促结。
香砂平胃散的功效与作用
【药品名称】通用名称:香砂平胃散 汉语拼音:【成份】【性状】【功能主治】健脾,温中,燥湿。用于饮食不节,食湿互滞所致的胃脘胀痛,消化不良。【规格】每袋装6克 【用法用量】口服,一次6克,一日1~2次。
香砂平胃散 【来源】《医宗金鉴》卷五十四。 【组成】苍术(米泔水浸,炒)陈皮厚朴(姜炒)甘草(炙)缩砂(研)香附(醋炒)南山楂神曲(炒)麦芽(炒)枳壳(麸炒)白芍(炒) 【用法】药引用生姜,水煎服。

香砂平胃散,健脾,温中,燥湿。用于饮食不节,食湿互滞所致的胃脘胀痛,消化不良。
香砂平胃散是健脾胃的,根据您的描述,您的胃不好,所以您是可以使用本产品的。指导意见您好!香砂平胃散是用于消化不良、食欲不振、恶心呕吐等,如果患者是脾胃不好的话,是可以起到健脾胃的作用。
香砂平胃丸是以麝香、砂仁为主要成分的平胃散。其作用是燥湿、降气、止吐。因此,其呕吐多因湿热、困脾、气滞中焦、谷难消、胃气不减。湿滞因素更为明显。
方解:其药物组成中,前四味是中医有名的经典方剂——平胃散(丸),是专门用来去脾胃之湿的。平胃丸加上木香和砂仁,就成了香砂平胃丸,有理气燥湿之功效。香砂六君丸 有健脾理气化痰湿作用。
请告诉我这个药方的功效,属于常见药方吗?越详细越好,在线等,
苍术15克.厚朴15陈皮15甘草12--平胃散,燥湿健脾,行气止痛。白豆蔻和中燥湿行气,增强该作用。青皮15克 五灵脂20克.木香15克.焦槟榔15克.川楝子15克--行气消积止痛。
这个药方主要用于清热祛湿,凉血解毒,同时具有疏风清热的功效。栀子、茯苓、沙棘具有清热祛湿、健脾利湿的作用;金银花、桑叶、淡竹叶具有疏风清热、解毒的功效;丝瓜则有舒筋活络的作用。
这个药方主要有补肝益肾,补血涩精,养阴清肺,强筋壮骨,理气解郁的作用。全方以补为主。可以用于气血亏虚和肝郁气滞引起的胸、胁、脘腹胀痛,月经不调,经闭痛经,寒疝腹痛,腰膝酸软等症状。
补脾益气,用于脾气虚。方中“黄芪茯苓白术西洋参”健脾益气,佐以麦冬枸杞补益气阴。一般用于术后或大病后脾胃气虚。不过针对不同的人还须辨证论治,比如伴有胃痛或胁肋疼痛等还需行气活血祛瘀。
这个药方主要补气养阴清热止汗。可以用于治疗糖尿病二型气阴两虚之证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平胃消疡散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,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,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,给我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