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朝军装是什么样子的?普通卫所兵?
明军的标准军装是“鸳鸯战袄”。
这是朱元璋的时代制定的规矩:洪武二十一年,定旗手卫军士、力士俱红袢袄。凡袢袄,长齐膝,窄袖,内实以棉花。二十六年令骑士服对襟衣,便于乘马也。

这就是明朝标准军装的描述…但是很遗憾,这种标准军装由于其阶级低,且更偏向于实用化,所以并未有当时的标准图册(像大明会典里面有各种高级服饰的图案,但鸳鸯战袄显然上不了这种台面),以及实物流传下来(相当于现代的作训服,磨损很大,也不会有人特意保养和收藏)…
简单来说,就是一种外面红色(明朝官方主色调),里面不同颜色(大概率是布料本色,因为两种颜色,故名“鸳鸯”),窄袖口,长度达到膝盖的袄子…
另外,后来锦衣卫因为礼仪等原因主要普及的是拽撒(就是看起来下装很像百褶裙的那种),算是唯二的制式军装…毕竟锦衣卫其实说到底,还是明朝军队编制内的。

但这里要特别注意!拽撒不等于飞鱼服!拽撒不是飞鱼服!飞鱼服是高档赐服,类似于现代军队都有礼服,但将军级别的礼服显然和小兵的礼服不一样…况且飞鱼服这种“礼服”,也不仅仅是锦衣卫在用,甚至孔家都获赐过飞鱼服…严格来说,飞鱼服也不是军装…
再回到鸳鸯战袄,当时的鸳鸯战袄,既是作训服,又是军常服,还是作战服装…
算是全能型军装,不过除了上述描述当中的骑兵会用对开襟样式(即像现代衣服一样开襟在中间,而不是“古代”常见的侧开襟样式)之外,还可能根据南北差异有厚薄等细节差异…

但在作战的时候,一般不会光穿个袍子…明军披甲率很高的(至于说后期的质量,又是另一回事)…所以在作战的时候,鸳鸯战袄也会搭配不同的盔甲…
这张复原图应该算是比较准确的。其中1是战袄外穿,内着文山甲的军士形象,这通常是高级军官,或者皇帝近身侍卫“大汉将军”的形象;2是内着战袄,外罩链甲,应该是边军骑兵形象;3区域,前面是外罩棉甲的边军火枪兵(也有可能是火枪骑兵),后面是最低级的外罩罩甲杂兵(罩甲就相当于是一种马褂样式的棉甲,简化版,不但是内地卫所最普遍的装备,甚至也是锦衣卫小兵的真正装备,这一点大明风华里面还原得还可以,不过里面的锦衣卫是拽撒配罩甲)…
只谈军装,北军主要以铁甲为主流,而南军以布面甲为主流。
明朝皇帝登基服饰?
明朝皇帝登基穿12章衮服,戴12琉冕冠
明代的主流服装?
明朝主流服装是明服。官员是官服,头戴乌纱。
明朝服饰是指明朝时的衣饰,专指这段时期的汉服,即明制汉服。明太祖朱元璋根据汉族的传统,“上承周汉,下取唐宋”,重新制定了服饰制度。中后期更出现了前代未见的形制款式如立领,以及于一件衣服的显眼处大量使用钮扣。至清朝期间逐渐被禁止,但仍有少数款式和特征流传至今。
明代妇女的服装,主要有衫、袄、霞帔、背子、比甲及裙子等。衣服的基本样式,大多仿自唐宋,一般都为右衽,恢复了汉族的习俗
明代的男装,大人多穿青布直身的宽大长衣,头上戴四方平定巾,一般平民穿短衣,裹头巾。
这个时候出现了一种六瓣、八瓣布片缝合的小帽,看起来很像剖成半边的西瓜。本来是仆役所戴的,但是因为戴起来很方便,所以就普遍流行起来。这就是清代「瓜皮小帽」的前身。
明代的贵妇多是穿红色大袖的袍子,一般妇女只能穿桃红、紫绿及一些浅淡的颜色。平日常穿的是短衫长裙,腰上系着绸带,裙子宽大,样式很多,像百褶裙、凤尾裙、月华裙等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朝男子的服饰和发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,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,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,给我留言。